21
2024
-
11
称重传感器参数解释
作者:
灵敏度:加额定载荷时和无载荷时,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值。由于称重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所加的激励电压有关,所以额定输出的单位以mV/V来表示,并称之为灵敏度
称重传感器是将压力转变为电信号的重要部件,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参数,下面就对这些参数进行解释。

1、额定容量:生产厂家给出的称量范围的上限值;
2、灵敏度:加额定载荷时和无载荷时,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值。由于称重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所加的激励电压有关,所以额定输出的单位以mV/V来表示,并称之为灵敏度;
3、灵敏度允差:传感器的实际稳定输出与对应的标称额定输出之差对该标称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4、非线性:由空载荷的输出值和额定载荷时输出值所决定的直线和增加负荷之实测曲线之间最大偏差对于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5、滞后允差:从无载荷逐渐加载到额定载荷然后再逐渐卸载,在同一载荷点上加载和卸载输出量的最大差值对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6、重复性误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传感器反复加荷到额定载荷并卸载。加荷过程中同一负荷点上输出值的最大差值对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7、蠕变:在负荷不变,其它测试条件也保持不变的情形下,称重传感器输出随时间的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8、零点输出:在推荐电压激励下,未加载荷时传感器的输出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9、绝缘阻抗:传感器的电路荷弹性体之间的直流阻抗值。
10、输入阻抗:信号输出端开路,传感器未加负荷时,从电源激励输入端测得的阻抗值;

11、输出阻抗:电源激励输入端短路,传感器未加载荷时,从信号输出端测得的阻抗;
12、温度补偿范围:在此温度范围内,传感器的额定输出和零平衡均经过严密补偿,从而不会超出规定的范围。
13、零点温度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零平衡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K时,引起的零平衡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
14、额定输出温度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额定输出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K引起额定输出的变化量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
15、使用温度范围:传感器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其任何性能参数均不会产生有害变化。
16、称重传感器输出:被测量(质量)通过称重传感器转换而得到的可测量。
17、称重传感器分度值:称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被等分后其中一份的大小。
18、称重传感器检定分度值:为了准确度分级,在称重传感器测试中采用的,以质量单位表达的称重传感器分度值。
19、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可以被分度的最小检定分度值。
20、最小静负荷: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质量的最小值。
21、最大称量: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大允许误差的质量的最大值。
22、非线性:称重传感器进程校准曲线与理论直线的偏差。

23、滞后误差:施加同一级负荷时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最大差值;其中一次是由最小静负荷开始的进程读数,另一次是由最大称量开始的回程读数。
24、蠕变:在负荷不变,所有环境条件和其它变量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满负荷输出随时间的变化。
25、最小静负荷输出恢复值:负荷施加前,后测得的称重传感器最小静负荷输出之间的差值。
26、重复性误差:在相同的负荷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使连续数次进行实验所得的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
27、温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影响: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静负荷输出之间的变化。
28、温度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灵敏度的变化。
29、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被测量(质量)值范围,测量结束在此范围内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
30、安全极限负荷: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的最大负荷,此时称重传感器在性能特征上,不会产生超出规定值的漂移。
31、温湿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影响:由于温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变化。
32、温湿度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由于温湿度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灵敏度的变化。
33、最小负荷:力发生装置能达到的最接近称重传感器最小静负荷的质量值。
传感器,负荷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